欢迎来到创业创新云平台!

守护国之重器,5G挺硬“核”!

发布时间:2025.01.24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

山海交融间,核电与现代通信技术融合,又谱出海韵新声!

当夕阳的第一缕光洒下,太姥山镇北湾村的宁德核电基地内,整个海岸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现代化的核电建筑与湛蓝的大海相映成趣,在这里,中国移动创新融合5G、AI、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核电重器筑起了一道消防安全屏障。


高标准建设

数智技术发挥硬核实力

核电站,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之重器的使命。

十年来,宁德核电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截至目前,一期工程4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如今的它,二期工程加速推进,同时,海边200MW海上光伏项目的光伏板熠熠生辉。

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地,宁德核电还是数字化消防系统的先行者。

“传统的消防技术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核电现代消防安全管理的现实需求,这也是我们开展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核电厂消防管理效能最直接的动因。”宁德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田辉宇表示。

据悉,沿海核电项目存在两大潜在“威胁”:台风和火灾。作为“核安全”的重要保障,消防安全,要如何筑起一道坚实的数字化“防线”?

目前,宁德核电拥有36名消防员和6辆消防车,一旦火情发生,3~5分钟便可快速抵达现场。然而,核电站消防系统建设时间早,很多近年来涌现的数字化技术在设计之初尚未出现。同样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信息孤岛”使得各系统之间无法畅通相连。事实上,信息资源分散、数字化能力不足,也是全球核电项目在消防领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日前,在一场消防演练中,我们能窥见一些数字化消防的答卷。

“在BA楼东侧发现火情,请马上启动消防响应预案,开展现场处置!”

一场模拟真实场景的消防演练在宁德核电基地开展。中国移动与宁德核电联合建设的智慧消防管理平台第一时间“发现”了火情,在毫秒内,无人机、机器狗等物联设备迅即反应,同时,消防队第一时间与消防车、消防机器人等联动进行处置,开展了一场“空天地”一体化的现代化消防演习,5分钟内,火势被扑灭,消防归于安全。

如此科技化的火情处置,有赖于这个智慧消防管理平台,基于5G、大数据、AI等技术,管理平台将厂区17个生产系统的海量数据,进行风险趋势分析预判,为消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开发出608张数字消防地图和42份灭火预案,实现了设备管理、灾情视频、消防力量等动、静态信息的全面展示与调度指挥。

多层级设防

“智慧大脑”配备多能“助手”

“通过一套系统,全方位、及时感知全场防火状态。”宁德核电安全防护部经理曾会彬表示,该平台汇集多方数据资源,对每一处区域,尤其是那些平时难以触及的角落,都了如指掌。有了数智技术加持,在消防能力上,宁德核电可谓兵强马壮、兵精粮足。

智慧消防管理平台实现大数据收集、治理、分析与利用,彻底整合了宁德核电的各类消防数据资源,打破了各消防业务之间的信息壁垒。由此,宁德核电的消防管理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从被动到主动、从单一到综合的全面升级。

那么,消防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的价值何在?

宁德核电消防科科长刘阔举例,核电站对防火屏障的要求极高,防火门作用非常重要。通过数字化手段,系统不仅能够实时了解防火门的开合状态,更能获取防火门开关次数、使用频率等关键数据,从而为制定准确的维保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更进一步,智慧消防管理平台强调“防消一体”——一方面,直观了解各个重点检测对象和救援资源的状态;另一方面,实现消防力量的实时管控、前后端信息实时交互联动,一旦发生火情,“智慧大脑”便能高效指挥救援力量,迅速应对。

智慧消防管理平台的搭建并非易事。作为技术支撑方,福建移动联合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与宁德核电成立消防数字化转型专班,深入核电消防安全管控的每个环节。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工业能源产品部总监马兵透露,该平台综合利用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AI、GIS地图、无线传输、VR等多项数字化技术。仅在物联网探测设备领域,宁德核电消防系统就累计安装了8000余个“触角”。此外,核电项目对网络的安全性要求严格,为确保消防传输网络的绝对安全,系统采用了多重加密技术,对数据传输进行全流程加密,同时部署了先进的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还定期进行优化网络安全策略,精益求精,保障消防传输网络的安全。

数智技术,给核电消防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宁德核电智慧消防管理平台的建成投用,不仅使核电安全之基更加牢固,还标志着宁德核电基地已系统性实现核电消防管理数字化转型,极具“典型”效应,为其他核电站的数字化提供了5G样板。